返回首页

佛与禅的真正区别?

115 2024-02-06 00:55 admin

一、佛与禅的真正区别?

人的贪,嗔,痴,迷妄,故轮为众生,经云;【众生皆有佛性】。若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必能成佛,单从佛字未看左边为人字旁右为弗,乃非为一般之人也,亦即非众生也。也就是迷为众生,悟为佛也。

佛亦名如來,是从真如自性而显,而來,是来而不來,不来而來。是不增不减自金钢,身来身去,本三昧。是无限大智慧者,无限能力者,无限法喜与清淨者。是圓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凡是見性成佛的都称之为佛。如释迦牟尼如来。亦名释迦摩尼佛。法华经中所谈的。2万个相同名字的日月光明佛,都是不同的千百意化身佛。成佛的有不同的名。如燃灯佛及未来成佛的弥勒如来佛,等。

禅是不立文字,言语道断,心行處灭,六组壇经云;【不生不灭,是如来清凈,禅】,【外离于相,名为禅】。禅亦是强名,不说不言,人们无法理解,禅是不二之法,是心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体,相,用,一体的显现与流露。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來去自由,心体无滞,是实相无相,涅盘妙心。禅亦是道。他永远在我们生活的奌奌滴滴,方方面面中。

禅是佛的另一种表達方式,是真如显现与流露的过程,,为了避免众生把佛的认知限制在化身佛的名称上面。故方便的把它区分开来,以便认知,了解,明白。实乃佛即是禅,祥即是佛,即是道。佛有多重的真义。

二、佛与道的区别?

道家所讲的本然生命之“真”,在物冥合的虚静状态下才能把握,据说它与“人间世”各种人为的名教仁义不同,是人生来就具有的。

而佛家所说的“佛性”,作为人能成佛的内在根据,也被说成是人人生来具有的。佛性论是佛教的生命哲学曰“常、乐、我、净”,法身是常,归寂为乐,真我即佛,净无烦恼;明心见性而顿悟圆成“涅槃”境界,又谓本地风光、本来面目。中国的士人在用“格义”的方法去诠释佛学时,常用带有庄玄色彩的“真如”一词去说明“佛性”,用道家所说的“无”(虚无)比附释家的“空”(空寂)。寂静之中感觉生机流行,生机流行而归于寂静。当中国化(实即士大夫化)了的佛学禅宗产生之后,佛、老、庄、禅在许多方面都趋于一致。不同的是,道家返归自然的生命哲学到后来更偏重于向炼气养生方面发展,成为一种功夫和气术;而佛性为悟理之本,禅宗的“以心传心”的觉悟解脱方法,更注重本心的直觉顿悟。

参禅者证空而观生,归寂而知化,将道家追求的人生适意升华为更加空灵、更加无滞无待的禅悦。

三、悟佛禅道的意思?

“悟禅”中的“悟”就是:“去感悟、去深深体悟、去参透、去理解”的意思;

“禅”原是指“中国佛教中‘禅道’”的意思。所以,“悟禅”最初就是指“参悟、感悟禅宗的道理”的意思;

而后“悟禅”又被引申为:“品味、感悟、体悟高深莫测的道理”的意思。

四、与道佛有关的名著?

是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五、关于佛与道的古文?

水凝聚万物,风姿绰约;水向下而流,奔腾到海。

千山万水,峰回路转;九曲情怀,直达苍穹。

水在滋养人类的同时,也在启迪人性的光芒。

水在抚慰苍生的同时,也在展示博大情怀。

水在永远奔流的同时,也在赢得人类的爱心。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善其身,水居贱下而独生其贵,

水性柔美而化万锐千钢,水若清廉而淡泊世事名利。

也可以说:水利万物无所争斗,水泽生命天长地久。

水养人情似水流连,水济沧桑清净淡泊。

上善若水,其实是一种人性纯美的功德,是一种心灵善良的智慧。

是一种博爱精深的谋略,是一种高尚完美的境界。

上善若水,以水寓道,说出了一种若水的心境。

表达一种仁心,散发一种慈善,发扬一种大爱。

水从天空落到山谷,从山谷流到平地,从平地奔向大海。

融纳百川水流,才形成浩瀚深邃的大海,才有了海上升明月的美妙境界!

六、道与佛的历史根源?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佛教是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

七、佛与道到底哪个更高?

道更高

“道”与“佛”的本源,就是他们的世界观或者叫宇宙观。我们在说世界观时,似乎还停留在地球上,但是说宇宙观时,观念似乎霎时扩大了整个宇宙。其实,二者都是关于时空观的表述。

八、佛道禅有什么区别?

三者有2点不同:

1、三者的所存在的教派不同:(1)、佛存在于佛教。(2)、道存在于道教 。(3)、而禅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

2、三者代表的含义不同:(1)、佛代表的含义:如:佛天(佛;西天;美好的地方);佛化(佛的教化);佛光(佛所带来的光明);佛会(佛菩萨众圣会聚的地方);佛图(佛塔);佛位(成佛正果之位)。(2)、道代表的含义:“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 ,当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

(3)、禅代表的含义: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心灵变得博大,空灵无物,犹如倒空了烦恼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与日月,超然平淡,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快乐与祥和。

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九、禅道茶佛是什么意思?

  禅道茶佛意思是指:禅、道、茶、佛四体合一能磨练自己的心性,提升内心的涵养,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的品位去参悟。  禅道茶佛隐含的道理是指:一个人要有包容心,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包容“酸、甜、苦、辣”香味。喝茶品茶犹如禅茶一样,能体悟人生的酸甜苦辣香味,一切都能包容。“包容”则如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十、道与佛的区别是什么?

一、佛教修的是“来生报”,最基本的理论是“轮回”,他认为人有上一辈子,有下一辈子,一辈子一辈子的轮回下去,这一辈子你受苦了受委屈了,被冤枉了,可以在下一辈子得到补偿,因此,劝你这一辈子别太计较了,要看开,要放下,要委屈求全,这一辈子受的不公平下一辈子就找回来了,人欺你天不欺你。

道教讲的是“现世报”,目标是修炼到长生不老,就是你一个人一直活一直活,一直活下去,还分什么几辈子?就这一辈子,一直活到世界的尽头。所以,道教里可肉身成圣,当然也有尸解。通往长生的道路是什么?道教里讲的就是善,当善人做善事。

二、说到做善事,佛教和道教都有,道教是要求你主动行善,日行一善,天天做善事,一年做一千件善事等等,而佛教则是消极的,等待的,讲究缘法,遇上了我就做,遇不上我也不强求,所谓一念不起,八风不动。所以,乱世时道士下山行善,和尚上山隐居,盛世时道士深山隐居,和尚下山化缘。

三、佛家讲“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佛家的眼里,什么都没有,真善美恶丑全没有,整个世界都是空的,都是虚幻出来的,我们就在生存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所以你把自己当成空气一样不存在就对了。既然你是空气,别人怎么对你,还有什么好介意的?

道家讲“无”,“无”不是“空”,无生老母,真空不空,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道家是积极的,无为而无不为不是让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不要去干扰自然,要顺着自然去做,以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境界,就是你做什么事都是符合道的,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什么都做,做什么都会成功。

四、佛家讲究“出世”,出家人远离社会红尘,严守五戒八律,不要与人交往,断绝一切世俗事物,抛妻舍子,放下一切红尘俗事;而道家讲究“入世”,虽然北方教派也不能娶妻,也是出家,但却提倡进入社会,去积极的帮助社会,体验社会生活,像王重阳就是抗金义士,丘处机则会见成吉思汗,不少人因之活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