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陶朱公生意经全文?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1.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3.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4.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5.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6.钱财要明慎,切勿胡涂,胡涂则弊端生;
7.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8.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9.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二、坐亦禅行亦禅全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二三》
宋代释惟一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三、行也禅坐也禅全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其一
宋 · 释惟一
休去歇去,玲珑岩上落花雨。消焉息焉,路入清关别有天。尘不到,暑不到,行亦禅,坐亦禅,高蹈威音未朕前。吃粥吃饭过,听风听雨眠。
四、半点禅全文译文?
【原文】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人生一场路过,缘分对错纠葛。
能知心,一笑相逢;不知心,一笑而过。
来这人世间,不是来寻找世间的各种差别,而是要活出人生的态度与洒脱。
能合掌就合掌,能放过就放过。
“半”字之道,寓意深邃。细细品琢,耐人寻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智者悟之,益增其慧;愚者效颦,更添其味。
五、半点禅全文意思?
半点禅的全文意思,赏析,如下:
来这人世间,不是来寻找世间的各种差别,而是要活出人生的态度与洒脱。
能合掌就合掌,能放过就放过。
“半”字之道,寓意深邃。细细品琢,耐人寻味。酒半酣美,花半吐媚。半即适度,适度为美。智者悟之,益增其慧;愚者效,更添其味。
六、半字禅全文解读?
《“半”字禅》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一首《“半”字禅》,写尽了人生的繁华与无奈,说透了生活的苦辣与酸甜。懂得了“半命半天”随机遇,所以“半贫半富”心也安;懂得了“半取半舍”是行善,所以“授人玫瑰”心也甜;懂得了“半智半愚”是圣贤,所以“难得糊涂”人称赞;懂得了“半欲半禅”皆随缘,所以人生才能快乐而无忧。
七、天心问禅全文注解?
天心问禅——朱熹向大慧禅师求法的故事
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朱熹的父亲朱松病逝。朱熹母子被托付给武夷山的挚友刘子羽,朱熹奉父命拜刘子羽为义父,并跟随义父拜谒理学宿儒胡宪、刘勉之、刘子翚为师。
刘子羽、刘子翚好佛老,自小与道谦禅师交往甚密,因道谦师事大慧宗杲禅师,故刘氏兄弟和大慧禅师也结识得颇早。绍兴初年,刘子羽官莆田,子翚守泉州,大慧宗杲禅师在长乐、泉南一带弘法,他们仨时常会面,在悲叹国运式微的同时有过多次精辟的禅辩。刘氏兄弟修的是默照禅,大慧主张看话禅,二者虽有歧异,但殊途同归。大慧、道谦和刘氏兄弟的禅辩深深地影响了年少的朱熹,“开悟之说,不出于禅”的思想促使朱熹决心学禅,几近弃儒从佛。
朱熹16岁皈依大慧法嗣道谦禅师,先后随道谦在密庵、开善寺、天心寺寄斋食粥学禅,持续一年多,此间朱熹多次致书问禅于大慧禅师。朱熹十八岁请举,义父刘子羽“搜其箧,只《大慧语录》一帙尔。”可见当年的朱熹对大慧禅师崇拜有加。
绍兴二十年(1120年)五月,朱熹去婺源扫墓归来,顺道拜访时居天心寺的道谦禅师,恰逢大慧宗杲禅师应道谦之请到天心寺说禅,适然省悟,并以诗《天心问禅》记之,盛赞大慧禅师的禅学境界和天心庵得天独厚的禅境。诗曰:
年来更惑青苔路,欲扣天心日不撑。几度名山云作客,半墙禅院水为僧。枕石漱流心无语,听月煮书影自横。不待钟声驾鹤去,犹留夜籁传晓风。
大慧禅师回径山后也致偈朱熹:
天心一别朱元晦,相忘已在形骸外。莫言多日不相逢,兴来常与精神会。
“天心问禅”致使朱熹一朝启悟,为他日后创立融儒、释、道之大成的朱子学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他所耽迷的禅宗的禅悟、华严宗的思辩,后来都被他加以儒家思想的改造,融化在自己的理学体系之中。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哲学和思想,朱子理学具有丰富的佛学精髓。武夷山佛教通过朱熹的理学,进而对中国文化的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八、什么是禅道?
禅道,一般指僧侣所修之道。
亦特指禅定之道。
佛家证入"定"的方法之一就是禅。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九、何为禅,何为道?
禅是放弃用已有的知识、逻辑来解决问题。
用内心的感悟来解决问题,寻回本性、证入本性。
这种方法不受任何知识、任何逻辑的束缚。
是真正源自于自我的,所以也是最适合解决自我的问题的。
也就是说可以把禅理解为是一种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指从心绪宁静到心身愉悦,进入心明清空的境界。
道是宇宙本源的普遍规律,它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说禅是靠自我感悟来解决问题的话,而道就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靠知识来解决问题,把一切归于自然的规律,归于所谓的“道”。
十、禅道优缺点?
1, 模块比较多,感觉缺乏有机的整合。比如,问题管理如何与缺陷管理衔接?问题管理如何与项目对接。文档管理与项目成果对接等。总的感觉比较杂乱,属于堆积功能的。
2,各个模块不够精细,太粗糙。比如质量管理太简单了,基本上无法使用;需求管理也不是很理想;产品管理的理念是什么?是IPD还是其他?没有理念就没有灵魂。
优点:入门级的简单项目管理软件,不计算成本、不管理项目组合,只是一个task管理还可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