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蛋白虫好养?
答,黄粉虫。准备好养虫箱、卵箱和筛子等设备,取种之后挑选出个体均匀、色泽鲜亮的个体进行养殖。
喂食一般以米糠、麸皮、花生麸等为主,搭配蔬菜叶、瓜果皮等。
成虫产卵后收集好虫卵,每3-5天更换一次收集虫卵的纸和养虫箱。养殖过程中避免环境污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二、蛋白虫好养吗?
养殖蛋白虫时,要准备好纸箱、盆缸,要求内壁光滑,深度在15公分以上,以免虫子外爬,并且蛋白虫产卵时,要在产卵箱底部铺上一层麸皮,防止幼卵损坏。
2、饲料要求
蛋白虫的食料广泛,在人工饲养中,可以投喂麦麸、玉米面、豆饼、胡萝卜,蔬菜叶、瓜果皮等,将食物剁碎成小块进行喂食,每天早中晚各一次,为了保证营养均衡,还要提供专用的饲料。
3、温度要求
蛋白虫较耐寒,越冬老熟幼虫可以耐受零下2摄氏度,而低龄幼虫在0摄氏度左右,会大批死亡,因此在养殖蛋白虫时,一定要控温,尤其在冬季,温度不能低于5摄氏度。
三、养蛋白虫哪品种好?
养蛋白虫黄粉虫好。黄粉虫俗称面包虫,也叫富农9号蛋白虫,是人工养殖较多的经济型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幼虫约含粗蛋白56%,成虫含64%,制备的蛋白粉几近于目前常用的动物蛋白质饲料———鱼粉(主要是海产品制成)。搁在粮仓中,富农9号蛋白虫是不受欢迎的害虫。但它是鸟、龟、蛙、蝎子等特种宠物爱吃的粮食,也可以用于喂养鱼类牛羊等。
四、蛋白虫和大麦虫哪个好养?
蛋白虫个体大生长快而大麦虫个体小所以蛋白虫好养
五、黄粉虫和蛋白虫哪个好养?
黄粉虫好养。
黄粉虫俗名面包虫,为鞘翅目拟步行科粉甲属的昆虫。黄粉虫是完全变态的昆虫,即成虫、卵、幼虫、蛹4种变态。成虫体长而扁,长1.4~1.8厘米,黑褐色具有金属光泽,头部为前口式,唇基两侧不超过触觉基部。成虫在羽化过程中,头、胸、足为淡棕色,腹部和鞘翅为乳白色,开始虫体稚嫩,不愿活动,4~5天后颜色变深,鞘翅变硬,灵活但不飞,爬行较快,经精心喂养后,成虫群体交尾、产卵。
六、如何养蛋白虫?
可以将蛋白虫放在一个盆子里面。然后每一天定时定量的给它食物。及时的清理一些杂物和粪便。这样基本就可以养活的
七、怎么养蛋白虫?
养殖蛋白虫可以通过给他调节适宜的温度,生活环境还要喂它一些青菜,蔬菜之类的东西就可以好好的养了
八、蛋白虫怎么养?
1、幼虫的繁育技术
幼虫生长期一般为120~180天,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生长期为90~120天,平均生长期为100天,一般蜕皮10~15次。幼虫初期生长很快,2~3周可达5~10毫米长,4~5周便可达50~60毫米长。幼虫饲养前期以精料为主、青料为辅,后期以青料为主、精料为辅。
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这样对后期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蛹前期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时间一致。饲养过程中要根据虫体密度及生长速度及时分箱饲养,以免相互残杀。夏季气温高,空气干燥时,需少量多次投放菜叶、瓜果等,以保证饲养盆内的湿度。
2、蛹的繁育技术
蛋白虫具有比黄粉虫更强的互相残伤取食的习性,因此需将化蛹的幼虫(不爱活动、蜷缩、皮肤光泽度差)挑出单独放在一个饲养盆中;也可将每个要化蛹的幼虫单独饲养,使之更快地化蛹。挑出的蛹可按不同日龄分别放在撒有1厘米厚粗麸皮的不同羽化箱里羽化,放蛹厚度以铺平1~2层为宜,过厚会引起蛹窒息死亡。
放蛹后每天要检查,随时除去变黑、变红和软化的死蛹,以防止蛹感染病毒。蛹的羽化适宜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5%。在20℃以上时,经过6~7天后就羽化为成虫,羽化过程中要及时挑除死虫、伤残虫和羽化皮。对羽化后的成虫,在虫体体色变成黑褐色之前,就要转到成虫产卵箱饲养。
3、成虫的繁育技术
成虫阶段为大麦虫的繁殖期,饲养成虫的目的是使其产大量的虫卵。雌、雄成虫的投放比例为1:1。
成虫饲养密度为1000~1200只/m²。成虫羽化后6~11天开始产卵,蛹羽化为成虫后两个月内是大麦虫产卵盛期,要注意加强营养和管理,每天喂养1~2次。
先均匀撤上厚约1厘米的麸皮或混合饲料,再撒上拌有碎青菜的麦麸,以提供水分和补充维生素,随吃随放,保持新鲜,切忌过量,以免湿度过大、瓜菜腐烂、麸皮受潮霉变,致使成虫生病,降低产卵量。
4、卵的繁育技术
蛋白虫卵主要利用产卵筛收集。在饲养盆上先放自纸,白纸上撒一薄层麸皮,再放置产卵筛。成虫有向下产卵的习性,产卵时产卵管穿过铁纱网孔,将卵产到纸上或纸与网问的饲料中。接卵纸一般每三天更换1次,产卵盛期或产卵适温季节最好每天更换1次,次序是先换接卵纸,再添加饲料。
成虫产卵盛期后,部分雌成虫逐渐衰老死亡,剩余的雌成虫产卵量也显著下降,所以应适时淘汰,以免浪费饲料、人工和占用产卵盒。换接卵纸时,要将同一天收集的纸叠放在同一个幼虫盒(孵化箱)内,让卵自然孵化,7~10天即可全部孵出幼虫,然后将接卵纸逐一抽出抖掉幼虫,让其在孵化箱继续生长发育。
九、养蛋白虫湿度温度好控制吗?
蛋白虫在幼虫期要多喂青菜,利于生长发育,并控制好饲养盆内的湿度;进入蛹期要及时去除死蛹,以免蛹感染病毒;在成虫期每天饲喂1至2次,并避免饲养盆内湿度过大,以免成虫生病,从而降低产卵量。
十、养蛋白虫是什么?
蛋白虫是一种没有关节的线形虫,学名也为白线虫。蛋白虫的体型细长,一般在1毫米~1厘米不等,整体为白色,细的跟头发丝一样的小白线虫,有点像缩小版的绦虫,会寄生在缸壁或者是鱼体上,繁殖的速度也非常快,清除时比较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