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鸟是怎么养的?
观赏鸟的饲养管理观赏鸟的饲养管理人们饲养一笼观赏鸟。总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乐趣。这种乐趣除了来自鸟的婉转悦耳的鸣声、鲜艳夺目的羽色及田娜多姿的体态外,在每日给鸟喂食、水浴、清洗、鸟体整理等过程中也能获得。
要使鸟体健康,达到观赏鸟要求,对每日的饲养管理。即对鸟的照顾决不能疏忽大意,若管理不当。
轻者会使鸟得病,重者会引起死亡。饲养管理方法虽然各有不同的要求,但一般管理要求基本是相同的。1、喂食鸟类的活动与消化能力都较其它动物强,故热能的消牦也大。鸟类为适应飞翔,体内就不能贮存很多的饲料来慢慢消化,所以鸟类的进食就与其它动物不一样.不能像其它动物一天只食一次或两次,鸟类必须不断地进食,尤其是观赏鸟大都是小型的鸟类,更不能断食。
笼养鸟的活动和消耗能量虽然比在野外时少,但笼内盛放饲料的食缸相对但较小,不能贮存较多的饲料.因此,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断食,使鸟饥饿。
(1)颗粒料的喂法:食用颗粒料的硬食鸟,都能用厚实的喙将粒料外壳剥落后吞食。
这些剥落后的籽壳常会留在食缸内.覆盖在粒料的上面,形成食缸内有饲料的假象,如不注意;就会使鸟啄不到籽壳下面的饲料而饥饿死亡。
因此,每天至少将食缸内的饲料倒出一次,吹去杆壳和碎屑后再放回食缸,并再添加些饲料。
没有外壳的颗粒料如蛋黄米.为防止变质.炒蛋米至少两天更换一次。
蒸蛋米在夏、秋季节需每天更换。买回的粟、黍,谷、苏;子等饲料.需在阳光下翻晒—并过筛一次。
因为这些饲料中可能会有轻度的霉变饲料,经口晒处理后再喂用比较安全,即使无霉变,日晒后对贮存也是有益的。
如发现确有轻度的霉变,但仍想利用,则需用水淘洗几遍,晒干后才能喂用。
在喂颗粒料时,鸟常会拣食喜爱的菜籽、苏子和麻子等油脂饲料.剩下粟、黍、稗、稻谷等饲料。
因此,在添加饲料时,不能因见到剩下的全是粟、稻谷类而仅添加油脂饲料。
多喂油脂饲料对鸟无益,要减少油脂饲料的比例。迫使鸟取食混合料。
(2)粉料的喂法:喂用粉料时要注意的是不使它变质,因粉料含蛋白质较丰富。很适宜细菌生长,在调配时.经研磨、加水和搅拌.等于是做了细菌接种.以致这种饲料在温暖季节经5—6小时后就会变酸腐败,鸟如果吃了这样的饲料,轻则拉稀,重则丧生。所以,在配料时不能将一天所用粉料都研磨调配好。
要根据气温情况分次调配,避免变质,一般掌握气温在12°C以下时,一天粉料可一次凋配,24°C以下分两次调配.24C以上分三次调配。
此外,在喂用时还要先把食缸内的剩料去除干净,然后再添加新鲜粉料,不然仍会加快新鲜粉料变质。
(3)青料的喂法:青料用得最多的是青菜.喂时不必切细,大棵的菜用刀纵切成二或四片.小棵的可整棵喂给。
青菜要新鲜饱满.不能萎蔫.因鸟无牙齿.土要依靠哮去啄食,已萎蔫的菜叶不脆.啄食困难,鸟常丢弃。
食用青菜量较大的观赏鸟,如芙蓉、娇凤、金山珍珠等.最好将青菜插入有水的容器中.以保持青菜终日脆嫩而不萎蔫。
鸟房内的青菜可插在竹扦上.这样菜就不会被鸟踩踏而污染。
二、金丝雀小鸟多少天与大鸟分笼?
小鸟25—30天可以分笼
金丝雀又名芙蓉鸟、白玉、黄玉、白燕等,原产于大西洋加利拿、爱苏利兹等群岛和南部非洲。
我国从明朝时引进,现已有400多年笼养史。国内现有三大种类: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萝娜种,三个品种各有特色。红眼白羽为珍品。
饲养方法:
这一段的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为方便于保温,可将雏鸟养育在雏鸟窝内,再将育雏窝放入木箱或纸箱内,用热水袋或盐水瓶加温,以免雏鸟受凉生病。 雏鸟从出壳后到羽毛长成,大约需要25天的保温时间,蛋黄面要每天加饲。
1、不能缺水断食,隔三差五喂一点小白菜或苹果,一定要洗净。
2、夏秋季中午前后放一小水盒水让其自由洗浴,每天一次洗浴后取出水盒。冬春每星期洗一次。孵蛋育雏时不洗浴。
3、水盒隔天清洗,保持饮水清洁。鸟笼最少半月洗一次,繁殖时等雏鸟分笼后再清洗。
4、雏鸟14天出壳,25~30天可分笼,50天学叫,5个月后大叫,8个月后可繁殖。繁殖时室温不低于15℃。育雏期将鸡蛋煮熟切两半,放一半在笼内让其自由采食育雏。
5、平时用一斤小米拌3~4个生鸡蛋晾干揉碎另加15%油菜籽或花生米、核桃仁、麻籽等饲喂(其中油性食物任取一种即可,春夏秋三季用量在10%,冬季用20%,年均15%)。不能喂太多,多则肥,肥则不叫,不繁殖。
6、喂养中不能缺钙,可加喂牡蛎粉、墨鱼骨粉或蛋壳粉,适当加点维生素。
7、金丝雀饲养得当,一年可繁殖三窝,每窝1~3只雏鸟;每次雏鸟出壳后17~22天再下第二窝蛋,这时应再放一巢在笼内,挂一点棉花在笼上,再架窝再繁殖,否则因争巢,会啄破雏鸟的头。
8、繁殖时不能移动鸟笼鸟巢,不能用手去摸蛋,否则亲鸟不孵蛋。夏季最热时取出鸟巢,停止繁殖。
三、喂鸟的十大好处?
补充:鸟类必须不断地进食,尤其是观赏鸟大都是小型的鸟类,更不能断食。笼养鸟的活动和消耗能量虽然比在野外时少,但笼内盛放饲料的食缸相对但较小,不能贮存较多的饲料.因此,稍不注意就会发生断食,使鸟饥饿。
鸟:
1、观赏鸟的饲养管理 人们饲养一笼观赏鸟。总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乐趣。这种乐趣除了来自鸟的婉转悦耳的鸣声、鲜艳夺目的羽色及田娜多姿的体态外,在每日给鸟喂食、水浴、清洗、鸟体整理等过程中也能获得。
2、鸟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无齿。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数飞翔生活。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
3、正羽的羽枝两侧密生羽小枝,羽小枝上生有钩或槽,前后相邻的羽小枝相互钩连,组成扁平而有弹性的羽片。体表的正羽,形成一层防风外壳,并使鸟体呈流线型轮廓。翼及尾上的正羽,对飞翔及平衡起决定作用。绒羽的结构特点是羽轴纤弱,羽小枝的钩状突起不发达,因而不能构成坚实的羽片,有保温作用。
四、工程蝇的饲养?
大家都知道,苍蝇是一种会传染多种细菌性病毒的昆虫,它会把病菌带到食物上,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因此,苍蝇历来是被消灭的对象。苍蝇经常出没于最肮脏的地方,它为什么不会生病呢?这种现象给科学家们一个启发。研究发现,苍蝇体内有多种抗生素、抗菌肽等抗菌物质,它们可以抵抗甚至消灭细菌。我们可以合理地把它们利用起来,做好防范工作,也可以为人类造福。实验证明,蝇蛆内不含任何毒素,可以安全食用,而且它体内蛋白质含量很高,维生素e含量也很高。蝇蛆干可以做家禽、水产等动物的蛋白饲料,受到广大养殖户们的青睐。苍蝇的品种有很多,营养蛋白含量和养殖产量最高的为“工程蝇”。
一、苍蝇的生长过程
苍蝇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蛆(幼虫)、蛹、苍蝇(成虫)。
1、卵:苍蝇孵化后,经过3天至5天的人工饲养,开始交配,繁殖产卵,产卵期5-10天。接卵饲料要提前发酵,掌握水分程度及配比。蝇卵提取后马上进入孵化房进行孵化,根据季节调整温度孵化房温度、湿度及通风时间。蝇卵的孵化时间一般为8-24小时,孵化完成后,可以准备放入蝇蛆池养殖。
苍蝇饲养管理方法
苍蝇养殖技术
2、蝇蛆虫(幼虫):根据孵化幼虫的密度分配下种(注:幼虫密度太小,幼虫发育生长大,但产量过低。密度过大,导致营养不够,蛆虫个头变小)。蛆池下种基层料配比要求(新鲜猪粪便水分不能太多或太少,基层料没掌握好会严重影响幼虫的发育生长,甚至导致死亡)。蝇蛆虫夏季约4天成熟,冬季约6-8天成熟。根据目前的蝇蛆养殖技术,一年四季都可养殖蝇蛆。
3、蛹:蝇蛆虫成熟后爬到较干燥的环境中,前后收缩变成蛹,其体色由淡变深,最终变为栗褐色。蛆虫变蛹需要2-4天。蛆蛹粗大的可以留种,确保下-代的繁殖率及延长产卵期,循环养殖。
4、苍蝇:蛹的体色变为栗褐色或黑色时,就开始要孵出苍蝇,此时,我们必须轻轻地把蛹放入蝇房蝇帐内。根据蝇帐的体积大小来决定投放的蛹的数量,密度不能太高。蛹壳前端破裂,苍蝇从破裂出爬出,需要经历“静止——爬行——伸体——展翅——体壁硬”这样五个阶段才能发育成为有飞翔、采食和繁殖能力的成蝇。苍蝇产卵高峰期过后,一般在12-16天内处理苍蝇,重新换代。
二、种蝇的养殖技术
1、种蝇房。要求室内空气新鲜,温度保持在24-30摄氏度,相对湿度50%-70%,每天光照10小时以上。室内有蝇笼、笼架、温湿度计及加温排风防逃等设备。
2、蝇笼制作。用粗铁丝或竹木条做成高宽各50公分正方形蝇笼、外用塑料纱网罩住,其中-面留一个直径20公分的操作园孔,孔口缝按30公分长的布筒,平时扎紧。笼架上立体放三层蝇笼,每笼可养种蝇1-1.5万只。
3、种蝇来源。首批无菌蝇可从示范基地引进也可用野生蝇自行培育,方法是将蛆育成蛹或挖来的蛹经灭菌后,挑选个大饱满者(不要大头蝇)放进种笼内羽化即成无菌蝇种。
4、饲养方法。笼养目的是让雌蝇集中产卵。笼内放有四种功能各异的盘或缸:一是水盘:专供种蝇饮水,每天-换。二是食盘:用无菌蛆浆、红糖、酵母、防腐剂、水调成的营养食料,每天-换。三是产卵缸:缸内装有麸皮加水与引诱剂混合物以引诱雌蝇集中产卵,每天将料与卵移入幼虫培育盆内后更换新料。四是羽化缸:专供换代时放入即将羽化的种蛹。
6、种蝇淘汰。实行全进全出养殖法,即将20日龄之种蝇全部处死,然后加工成蝇粉备用,蝇笼经消毒等处理后再用于培育下一批新种蝇。
三、蝇蛆的养殖技术
1、育蛆房。与种蝇房相似,室温保持在26-35摄氏度,湿度65%-70%,室内有育蛆架、育蛆盆、温湿度计及加温等设施。幼虫怕光不需光照。
2、饲养方法。育蛆盆内先装入5-8公分厚用禽畜粪为主配成的混合食料,湿度65%-70%,然后,按每1千克食料放入1克蝇卵的比例,经8-12小时卵即孵化成蛆,每1千克猪粪可育蛆0.5千克。
3、蛆粪分离。蛆经5天的养育即已老熟,除留种需化成蛹外,作饲料之蛆应收集利用,方法是采用“强光筛网法”或“缺氧法”逼其逃离食料进行分离。鲜喂后余之蛆经烤干加工成蛆粉后即可代理鱼粉配制混合饲料蛹种选留。蛆化成蛹后用筛网进行蛹料分离,然后挑选个大饱满者留种。暂不用之蛹可放入冰箱内存放15天。冬季应将种蛹移入室内保温越冬。
猪粪养殖苍蝇的工艺流程
四、猪粪养殖苍蝇的工艺流程
1、蝇蛆幼虫下池:用新鲜猪粪100千克,挤压粪20千克,根据猪粪的湿度配比挤压粪,搅拌均匀,耙开1.5-2平方米,将蛆种轻轻撒在基层料上(冬天,挤压粪撒3公分左右,做好保暖工作)。
2、蛆池每天需加新鲜猪粪两次,连续喂三天,到第五天做好分离准备。将蛆池内的粪和蛆虫推松,晾干,等到第六天开始进行猪粪与蛆虫分离工作。
3、蝇蛆的分离:蝇蛆的分离方法有强光照射分离、水分离、取食分离、强光筛网分离和人工操作分离。我们一般采取人工分离法,因蝇蛆虫具有负趋光性的特点,喜欢钻入基质中,饲养员可用扫帚层层剥去表面猪粪,便可在底层获得大量蛆虫,最后用十目滤网进行过滤。
4、蝇蛆虫收集完毕后,经过清洗、消毒和微波烘干工艺(4斤鲜蛆可烘得1斤蝇蛆干)。精炼饲料蛋白,被广泛用于畜牧业、水产业,是一种优质高蛋白专业养殖饲料,填补了国内外蝇蛆作为动物蛋白的空白。
5、猪场每天出栏的新鲜猪粪便,水分在85%左右,经过蝇蛆虫五天的生物转化消耗后,猪粪水分降低至50%左右,大大缩短了水分蒸发和猪粪发酵周期。
6、因蝇蛆在分离过程中,有10%左右的小蛆虫无法彻底分离,它具有一定的蛋白质含量,提高有机质营养浓度72.21%、砷1.0、铬23.2、镉0.25、汞0.24、ph7.7、全氮2.44%、全磷4.22%,再经过第二次发酵,通过晒干、烘干、制成颗粒等工艺,所产出的优质有机复合肥料,达到了国家农作物生态标准。
五、苍蝇养殖注意事项
1、不能断水、断食,否则会对苍蝇产卵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苍蝇死亡。
2、蝇房内要保持对温度、湿度的控制,蝇帐和食槽要清洁,室内要通风。
3、蝇房内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防止病菌感染。
4、工作人员在家不能用枪手等杀虫剂,防止苍蝇慢性中毒死亡。
五、农村规模养兔,是放养长得快,还是笼养长得快,怎样好养?
我是涵涵,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兔子养殖如果想做规模养殖,最好是选择笼养,因为笼养和散养是截然不同的养殖方法,散养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是散养的就像是野生的,饲养成本低,难度小,并且肉也接近野味,所以很多人认为散养的都是好的。其实真正的野兔并不好吃,因为野兔的活动量大,所以它的肉非常紧实,几乎都是瘦肉,吃到嘴里的感觉特别柴,一股土腥味,而养殖的肉兔肉质细嫩,也没有土腥味,非常好吃,现在我们吃到的兔肉绝大部份是养殖的肉兔的肉,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野兔比家兔好吃。并且野兔和家兔是基因不同的两种动物,它们的染色体不同,所以不能杂交。野兔的野性非常大,驯养很难成活,所以想要做兔子养殖取的效益,就要好好研究肉兔的养殖技术,不要幻想养野兔或者杂交野兔来挣钱了。
兔子是一种穴居的动物,它胆小易惊,一般的是独来独往,看不到成群的兔子在野外活动,成年的同性兔子之间经常打架,所以饲养的数量少,可以散养,但是大规模的饲养是不可能防止这种打架撕咬的,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兔子的疫病防治主要是控制细菌感染,并且主要是粪便污染所造成的,像球虫病,魏氏梭菌病,表现症状就是拉稀。散养的兔子如果出现这些症状,病菌可以很快的全群感染,防疫工作非常麻烦,很多疾病预防效果明显,等到出现症状再去治疗就收效甚微了,而且散养的兔子也很难早期发现哪一只兔子发病,往往延误了治疗的时间,所以很多人说兔子不好养,一死一大片,往往就是因为养殖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兔子养殖要产生效益就要靠自繁自养发展母兔,扩大种群来获取效益,种兔不能散养,因为繁殖阶段必须记录母兔什么时候配种,以便计算出母兔的生产时间,幼兔断奶时间,以及母兔下一次的配种时间,母兔是养殖场主要的经济来源,散养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笼养属于立体化养殖,占地面积小,方便管理,是非常先进的饲养模式。笼养时哪只兔子发病了,可以很直观的从粪便的软硬看出来,拉稀的兔子可以先断食,有其他症状马上对症处理,能够很好的控制病情发展。喂食的时候顺便观察兔子的精神状态,发现有症状的兔子及时处理,这些都是散养无法做到的事情。
笼养的兔子饲喂颗粒饲料,既干净卫生,又省心省力,兔子的营养充足,生长发育就好,成活率高,出栏率好,自然效益明显提高。散养的兔子主要喂青绿饲料,牧草中带有雨水或者杂质,很容易引起兔子肠胃功能紊乱,并且牧草中的营养不均衡,兔子生长缓慢,自然影响收益,所以笼养才是兔子养殖最好的选择。
笼养的兔子从幼兔分窝开始单笼饲养,就可以开始育肥阶段的饲养模式,减少光照时间,增加饲料的摄入量,可以更快的缩短兔子的存栏时间,达到最佳的养殖目的。
总之,养殖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养殖技术,经验,还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考虑好养殖中的每一个细节,熟悉动物的生活状态,再踏入这个行业赚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