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老年人颈椎病防治要点有哪些?

来源:www.hn139.net   时间:2022-06-28 18:51   点击:225  编辑:金进   手机版

颈椎病属于退行性病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调查资料显示,60~70岁的中老年人年患病率达50%左右,而70岁以后则接近100%。只不过症状轻重程度不一,多数患者以颈区局部症状为重。比如颈部酸痛、发胀,常在晨起、过劳、寒冷刺激或姿势不当时加重。此外,还经常自觉手指发麻、后枕部疼痛、下肢发软、肩背部沉重,甚至全身出现“电击式反应”。少数患者轻轻转动颈部后眩晕,有的出现不明原因的吞咽困难。当然,不是说所有症状都会在同一名颈椎病患者身上表现出来,还要看病变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的发展。

因此,中老年人都应加强预防意识。首先,要注意让颈肩部肌肉放松。具体说,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要尽可能减少颈椎的损伤和劳损。例如,要避免长时间伏案、低头、打电脑等,因为这些活动很容易引起颈肌疲劳,久之可导致颈椎受损。工作或劳动时应保持既不长时间低头又不过于抬头的姿势,并且在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活动一下头颈部,使其韧带和肌肉得到松弛。其次,中老年人可以进行简单的锻炼。方法是向前方低头,使下巴能触胸,然后再仰头看天,如此反复操作下,每日3次,每次5分钟即可。虽说方法简单,却有助于颈部肌肉放松。第三,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中。枕头的高度以侧卧时和肩部持平,并自我感觉舒适为宜,这样可使颈部、头部与背部保持在同一水平上。少数中老年人喜欢使用高枕、软枕,这种习惯并不好。因为高枕使颈椎呈过屈位,不符合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软的则常使头部深陷于枕头中,形成姿势固定,易造成慢性劳损。一般说,枕头长度应在40~60cm,高度应在10cm左右,可确保人体在仰卧及侧卧时颈椎的正常弯曲度,使颈椎保持中立位,肌肉和韧带能得到休息。

最后,要提醒患者切勿滥用止痛药。因为再好的止痛药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停药后又会发作,不仅于事无补,且易引起并发症。个别确需服药或作颈椎牵引治疗者,应在正规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各年龄段的人群容易出现的一些身体的疾病

30-40岁体重超标、脂肪肝、高血脂比例高  统计结果显示,最突出的现象为体重超标比例高,体重指数高于正常值的比例为34.2%,30-40岁男性占三分之一,脂肪肝的比例为26.2%,其中30-40岁之间男性比例为27.7%,轻度、中度、重度脂肪肝的高发比例均为30至40岁的男性。血脂增高的比例为22.6%,30-40岁占35.2%。健康管理医生分析,与这一年龄段男性饮食油脂含量高,经常饮酒,没有时间运动有很大关系。  41-50岁骨质疏松、骨矿减少、痔疮比例高  从专业体检中心结果中统计到,27864名男性中选择骨密度检查的1707人,骨质疏松的男性比例为22.4%,40岁以上占70.8%,骨矿减少的男性占21.2%,40岁以上占65.5%。  营养师建议,40岁以上男性应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牛奶、豆类、虾皮、海产品等,抽烟喝酒会影响钙的吸收,因此要多注意。多晒太阳,多抽出时间运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很多男性由于经常久坐,饮水不足,爱吃辛辣食物,因此患痔疮的可能性大。医生建议男性改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动少坐,并养成晨起饮水、定时排便的习惯。  50岁以上餐前 血糖升高比例大  统计结果中显示,27864名男性中餐前血糖高出正常值的比例为1.4%,其中50岁以上血糖高的占44.8%,佰众体检医生提出,糖尿病主要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60至70岁是发病高潮。随着年龄增长,一部分老年人胰岛发生淀粉样变性,可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丧失,促进了糖尿病发生。另一方面,胰岛α细胞增多,β细胞相对减少,使老年人对葡萄糖耐受性降低,也容易发生糖尿病。此外,高血压、冠心病、肥胖、体力活动少、肌肉减少及酶活性下降等,均可引起血糖升高。因此,除了遗传因素、年龄因素外,生活方式的不健康是促使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专家认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目前,50岁二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达5%左右,对45岁以上、有家族遗传史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定期体检,检查空腹血糖,早期诊断对控制糖尿病病情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高的情况再哪个年龄段都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