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酮能吃的碳水
生酮脂肪是指通过食物摄入或者内源性产生的脂肪,用于进行生酮饮食。生酮饮食是一种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饮食模式,旨在通过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促进身体进入生酮状态,以提供能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途径来获取生酮脂肪:
高脂肪食物:摄入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牛油、鱼油、坚果和种子等。这些食物提供了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肉类和鱼类:摄入富含脂肪的肉类和鱼类,如肥猪肉、鸡腿肉、三文鱼和鳕鱼等。它们含有丰富的动物脂肪。
坚果和种子:摄入富含脂肪的坚果和种子,如杏仁、核桃、腰果、南瓜子和亚麻籽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健康脂肪。
橄榄油和亚麻籽油:将橄榄油和亚麻籽油用于烹饪和食用。它们富含健康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食用可可脂:食用含有可可脂的食品,如黑巧克力。可可脂富含健康脂肪。
请注意,在选择脂肪来源时应避免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这些脂肪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如果您打算尝试生酮饮食,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以确保饮食方案的适应性和可行性。
二、生酮 碳水
补救办法如下
1,及时止损 有些酮学会认为,反正这次已经爆碳水,索性就一次吃个痛快。要知道,你摄入的碳水越多,消耗它的时间也就更多,所以,及时止损才是王道(天智星享瘦生酮科普)。
02、轻断食 轻断食可以帮助身体消费体内储存的糖份。
三、生酮吃碳水
生酮饮食是一种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的饮食,其中包括四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每天碳水化合物可能不超过15g,也有可能不超过50g
四、生酮减肥 碳水
关于生酮烘焙所用到的粉类
常用粉类有:
杏仁粉、椰子面粉、洋车前子粉、亚麻籽粉,谷朊粉,燕麦纤维(增加小麦香)
辅助型粉类有:
黄原胶,吉利丁粉(片)、琼脂粉、浓缩乳清蛋白粉。
上面是我常备粉类。
1,亚麻籽粉
我有少数调查坚果粉还是用的很多的,亚麻籽粉我最近好几个配方都有用到。理由是:100克碳水含量虽然是31.3左右,但膳食纤维含量也很高,净碳水其实很低。
2,杏仁粉
杏仁粉因为油脂含量比较高,价格也很高。我是舍不得用来做生酮面包的。而且,油脂含量高势必会阻碍面筋粉快速出膜。
做蛋糕常用粉一般都是杏仁粉和椰子粉搭配起来用,烤出来的蛋糕颜色偏白比较漂亮。想要做抹茶色和红丝绒比较搭配。
3,椰子面粉
椰子面粉,香,价格也优惠。用来配比粉类少不它。吸水性也高。不可不买。
4,洋车前子壳细粉
洋车常用有进口的nowfood,我常用绿城优品的。这两种粉吸水性是2:1
做配方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
通常用来当做各种粉类的粘合剂试用。
5,面筋粉(谷朊粉--小麦蛋白)
100克面筋们碳水含量5.6克左右。虽然是麸质到全是小麦蛋白。生酮饮食真不影响。
用来配比粉类做生酮面条,面食,面包,特别好用。
6,浓缩乳清蛋白粉
一开始买完全是为了山寨能量棒。没实力没能力做不出来,然后用来做蛋白粉蛋糕卷之类的。但是最近学习到提升胰岛素指数ii值以后,蛋白粉这个东西就被我打入了冷宫。
7,黄原胶
我不常用。作用一样是当做面粉的粘合剂。也有酮学告诉我可以用来做伟生酮饮食汤汁的勾芡用。
8,吉利丁粉
做慕斯蛋糕,布丁,冻芝士之类好丽友
9,琼脂粉
果冻粉,冰冰粉,布丁粉都可以用它
夏天了,可以用来吃冰。超级推荐买100克,我觉得能吃一个夏天的冰果冻和冰粉。不要太爽。
比例是1琼脂粉+100毫升水+10克代糖
生酮烘焙的问题就是掌握各种粉类的特性
以蛋糕类为例子:
如果配方中需要用到100克低粉换算成生酮粉类就是100克杏仁粉+1或2克洋车前子粉,观察面糊稀稠度。
公式大概是
100克低筋粉=100克杏仁粉+1克洋车
100克低筋粉=25克椰子面粉+1克洋车
100克低筋粉=100克亚麻籽粉+1克洋车
具体情况看大家手中粉类的吸水量
面包以250克高筋面粉做成吐司为例子
250克高筋面粉=100克亚麻籽粉+20克椰子面粉 +110克谷朊粉+30克燕麦纤维粉+1克洋车
五、生酮高碳水提高代谢
进入生酮状态要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建议每天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超过 20-30 克,并且多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橄榄油、坚果、肥肉等。同时,可以通过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促进身体脂肪的代谢,帮助加速进入生酮状态。此外,建议在进入生酮状态前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六、生酮高碳水日
1 符合低碳、高脂、适量蛋白的生酮饮食是正确的方法。2 低碳:每天摄入碳水化合物要严格控制在20克以下,主要摄入蔬菜和低糖水果。高脂: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70-75%,主要来自动物脂肪、椰子油、橄榄油等高脂食物。适量蛋白: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在每天总热量的20-25%左右。建议适量摄入肉类、鱼类、禽类、奶制品、豆类等蛋白质食物。3 正确执行低碳生酮饮食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多样化,以及补充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素。同时,需要个体化调整,适应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方式。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