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蛋白能量比?怎样计算?
蛋白能量比是衡量饲料中蛋白质与代谢能之间关系的单位,用克/兆焦表示,即每千克饲料内含的粗蛋白质克数与含的代谢能兆焦数之比。也可以说蛋白能量比是每兆焦代谢能的饲料里所含粗蛋白质的克数。例如,我国鸡的饲养标准中规定:0~8周龄雏鸡,每千克饲料中代谢能11.91兆焦,粗蛋白质19%(210克),蛋白能量比是15.95克/兆焦,计算方法是190克÷11.91兆焦=15.95克/兆焦。
饲料的蛋白能量比因鸡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状况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保持饲料中一定的蛋白能量比十分重要,因为能量和蛋白质是鸡重要的营养素,二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代替。鸡的采食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依据饲料的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若饲料的能量浓度高,鸡的采食量就少。反之,饲料的能量浓度低,鸡的采食量就多。一般来说,饲料中代谢能每增加100千焦/千克,鸡的来食量就减少3.5%。因此,当饲料能量浓度变化时,蛋白质水平也要随着调整。若能量浓度提高,蛋白质含量要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以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实际中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对于低能高蛋白饲料,鸡的采食多,导致因满足能量的需要而食入过量的蛋白质,从而增加了机体的负担,易引起痛风病。喂低能高蛋白饲料既增加了饲料成本,又没有好的效果。对于高能低蛋白饲料,鸡的采食量相对减少,能量得到满足时蛋白质尚未满足需要,久喂这种饲料,同样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降低其生产性能,也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二、面粉里粗蛋白含量的高低说明什么问题?
面粉里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说明什么问题?
蛋白质含量高低和和面粉质量没有关系,筋度不同用途不同。蛋白质含量在11.5%—13.5%之间的是高筋面粉,适合做面包,欧包,列巴等。
蛋白质含量在9.5%—11.5%之间的是中筋面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面粉,适合做面条,包子,蒸馍,饺子皮等,蛋白质含量在8.5%—9.5%之间的是低筋面粉,适合做蛋糕,饼干,桃酥等。
三、鸭毛生产出来的粗蛋白有什么作用。请告知!谢谢··?
羽毛蛋白中的角蛋白是制作化妆品的优质材料,从加工处理后的羽毛角蛋白中可制得棕榈酰缩氨酸,进一步制成皮肤清洁剂、涂擦剂、口红和化妆品的湿润剂。另外,羽毛蛋白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一种有独特价值的优质蛋白质饲料。目前,人们开始关注采用生物技术来处理羽毛粉,提高羽毛粉的蛋白品质,从而节省家禽饲料中大豆、鱼粉的用量,促进家禽业的发展。此外,废弃羽毛还可以水解生产液体氨基酸复合肥
四、什么叫蛋白能量比?
蛋白能量比是衡量饲料中蛋白质与代谢能之间关系的单位,用克/兆焦表示,即每千克饲料内含的粗蛋白质克数与含的代谢能兆焦数之比。也可以说蛋白能量比是每兆焦代谢能的饲料里所含粗蛋白质的克数。例如,我国鸡的饲养标准中规定:0~8周龄雏鸡,每千克饲料中代谢能11.91兆焦,粗蛋白质19%(210克),蛋白能量比是15.95克/兆焦,计算方法是190克÷11.91兆焦=15.95克/兆焦。
饲料的蛋白能量比因鸡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状况及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保持饲料中一定的蛋白能量比十分重要,因为能量和蛋白质是鸡重要的营养素,二者缺一不可,不能相互代替。鸡的采食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依据饲料的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若饲料的能量浓度高,鸡的采食量就少。反之,饲料的能量浓度低,鸡的采食量就多。一般来说,饲料中代谢能每增加100千焦/千克,鸡的来食量就减少3.5%。因此,当饲料能量浓度变化时,蛋白质水平也要随着调整。若能量浓度提高,蛋白质含量要相应提高,反之则降低,以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不是这样,实际中会产生两种不良后果:对于低能高蛋白饲料,鸡的采食多,导致因满足能量的需要而食入过量的蛋白质,从而增加了机体的负担,易引起痛风病。喂低能高蛋白饲料既增加了饲料成本,又没有好的效果。对于高能低蛋白饲料,鸡的采食量相对减少,能量得到满足时蛋白质尚未满足需要,久喂这种饲料,同样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降低其生产性能,也不会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五、滑面型内质网与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分别是什么?
必然是核糖体 但是核糖体不止一种,有细胞质中游离的,主要是合成细胞内自己用的蛋白质。 还有内质网上附着的核糖体,其中粗面内质网合成功能蛋白质,滑面内质网合成脂质和一些糖类。 所以可能从内质网出来的蛋白质是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内质网加工的。内质网本身没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只要是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六、食品蛋白级别标准?
国家对食品蛋白质的标准规定如下:
GB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本标准代替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14489.2-2008《粮油检验 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GB/T 15673-2009《食用菌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GB/T 5511-2008《谷物和豆类 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 凯氏法》、GB/T 9695.11-2008《肉与肉制品 氮含量测定》和GB/T 9823-2008《粮油检验 植物油料饼粕总含氮量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和第二法适用于各种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蛋白质含量在10g/100g以上的粮食、豆类奶粉、米粉、蛋白质粉等固体试样的测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添加无机含氮物质、有机非蛋白质含氮物质的食品的测定。
七、动物饲料粗蛋白与纯蛋白的差别?
1、本质不同
粗蛋白质是含氮物质的总称。真蛋白指纯蛋白质,粗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含氮物(氨化物)。
2、测定方法不同
粗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含氮量为定。
真蛋白质的测定以测总蛋白质含量为定。
各种饲料蛋白质含量及品质差异较大
一般动物性饲料含量高、品质好,植物性饲料含量低、品质差。在植物性饲料中,油饼类饲料及豆种植物含蛋白质较多,禾本科植物含蛋白质较少,秸秆类饲料含量就更少,品质也差。
同一种饲料作物由于生长阶段和部位不同,蛋白质含量也不同,幼嫩时含量多,开花后含量下降,果实和叶片中较多,茎秆中较少。